在无影灯下,经过连续12小时的艰苦奋战,北大医疗潞安医院胸心外科联合多学科团队,于上周六成功为四位严重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实施高难度手术。
目前四位心脏患者术后均生命体征平稳,顺利拔除气管插管,从重症监护室转到胸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积极治疗。
令人头痛不已的这四位冠心病患者是极其严重复杂的心脏冠脉病变,均是右冠闭塞、左主干狭窄病变,前降支、回旋支、对角支均属多段95%以上的重度狭窄或闭塞,病情极为凶险,随时可能出现继发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危及患者生命。
其中还有两例极为特殊危重的病患,其中52岁张先生(化名)脑梗死后遗症导致右半侧肢体瘫痪、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85%、80%),言语表达不清,生活无法自理;另一位患者年近70岁,右下肢过髋关节以下截肢,同样并发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
严重复杂的病情令胸心外科手术团体如履薄冰,像捧到怀里一颗颗定时炸弹,不积极安排手术患者可能随时出现生命意外,积极手术治疗如同高空走钢丝、高危拆炸弹,承担着巨大的无形压力。
面对如此严重复杂的高危病例,医院启动"全流程护航"机制。胸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专家多方会诊,北京安贞医院心脏专家李波主任多次会诊,进行专程指导,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医患沟通会上,主治团队耐心、仔细地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讲解手术方案,并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详细说明,患者家属深表理解,家属感慨:"医生把每个风险点都讲得明明白白,我们放心把亲人交给他们。"
周六清晨6时,手术室已灯火通明。四台心脏搭桥手术依次接力开展,面对细小到1-1.5毫米的复杂多段狭窄或闭塞血管,血管吻合重建"就像在发丝上雕花",手术团队密切配合,用精湛的外科手术为患者架起了新生的生命之桥。
目前,这四位患者均已顺利拔除气管插管,从重症监护室转到胸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监护室医生介绍:"对于这四位严重复杂冠心病手术患者我们全力以赴,确保患者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平稳,特别是脑梗死后遗症导致右半侧肢体瘫痪患者,我们采用阶梯式血压管理方案,既保证心脏供血又防范脑部并发症。"护理团队每15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确保患者术后状态良好。
"没有哪个学科能单打独斗",胸心外科关志刚主任表示,这次手术的成功是多学科协同诊治的成果,充分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在心脏外科手术领域精准的技术水平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这场联动多学科的生命接力,不仅展现了现代医学的技术高度,更诠释了医者"生命至上"的初心。正如监护仪上规律跃动的绿色波形,希望的节拍从未停歇。